SRT-100
2020年12月美國Sensus Healthcare正式授權Ekpac Healthcare(香港維昌醫療)為SRT-100中國大陸及香港地區的獨家代理
蔡景龍
100068 北京 豐臺,北京蔡景龍瘢痕醫學研究中心
瘢痕疙瘩是繼發于皮膚損傷后,以膠原過度沉積、超出最初損傷邊緣呈浸潤性生長、具有持續性強大增生力為特點的真皮纖維化疾病,一般較少自行消退,多數將伴隨著患者的一生,越長越大,并可能出現破潰感染、嚴重的癢痛不適,造成患者終生的痛苦。因此,臨床上十分重視對瘢痕疙瘩的診療。由于不同學者對瘢痕疙瘩的認識不同,臨床上存在著對瘢痕疙瘩診療的混亂,使一些瘢痕疙瘩患者得不到較好的診療而失去治療良機。提出我國關于瘢痕疙瘩的診療指南建議,是規范我國瘢痕疙瘩診療、保障瘢痕疙瘩患者正確治療的重要措施,現將我的認識介紹如下,供大家參考。
1. 瘢痕疙瘩的診斷
目前瘢痕疙瘩的診斷標準主要是臨床標準[1,2],一般應當符合以下條件:①腫塊隆起于皮膚表面,堅硬,表面光滑發亮,界限欠規則,1年內無退縮征象;②病變超過原始損傷邊緣,向周圍正常組織發生浸潤,呈蟹足狀生長;③具有持續性生長、發紅、疼癢等臨床癥狀,無自愈傾向,不能自行消退;④單純手術切除后極易復發,且復發范圍可超過原瘢痕范圍;⑤病理學檢查證實瘢痕疙瘩組織內有膠原及基質成分的大量沉積,成纖維細胞很多,并有分裂相。
2.瘢痕疙瘩的鑒別診斷
臨床上,瘢痕疙瘩需要與增生性瘢痕、慢性肉芽腫、皮膚隆突性纖維細胞肉瘤等進行鑒別[2,3],最常見的是與增生性瘢痕進行鑒別。
3.根據瘢痕疙瘩的臨床分類選擇瘢痕疙瘩治療方法
2007年蔡景龍根據對瘢痕疙瘩的研究,提出了瘢痕疙瘩的臨床分類方法,以指導瘢痕疙瘩的治療方法的選擇[2,4]。要點是:?根據瘢痕疙瘩發生的部位、數量,將瘢痕疙瘩患者分為單部位單發(一個部位發生一處瘢痕疙瘩病變)、多部位單發(二個或二個以上部位發生一處瘢痕疙瘩病變)、單部位多發(一個部位發生二處或二處以上瘢痕疙瘩病變)及多部位多發(二個或二個以上部位厚度,將瘢痕疙瘩單發病變分為四個亞類:小面積薄型:指厚度<5mm、可以直接切除縫合或適合冷凍、激光、放射及瘢痕內藥物注射治療;小面積厚型:指發生二處或二處以上瘢痕疙瘩病變)四大類。‚根據瘢痕疙瘩病變的面積和厚度>5mm、主要適合于手術+放射或瘢痕內藥物注射為主的綜合治療;大面積薄型:指厚度<5mm,不能直接切除縫合,需要分次切除病變或病變切除后采用皮瓣、皮膚軟組織擴張術或植皮術+放射治療修復創面、預防復發,或適合于單純應用激光、放射及/和瘢痕內藥物注射治療;大面積厚型:指厚度>5mm,需要分次切除病變或病變切除后采用皮瓣轉移、皮膚軟組織擴張術或植皮術修復+放射或瘢痕內藥物注射為主的綜合治療,不適合于冷凍、激光或放射治療。ƒ根據瘢痕疙瘩病變數量,將瘢痕疙瘩多發病變分為兩個亞類:孤立多發:包括多部位單發、單部位多發及多部位多發的孤立性病變,適合參照單發病變分次治療,逐步消除病變;彌散多發:包括單部位多發及多部位多發大小不等或融合成片的彌散性病變,適合采用全身治療方法或參照單發病變分次治療,逐步消除病變。
4.明確瘢痕疙瘩治療的主要方法和輔助方法
瘢痕疙瘩的治療方法較多,分為手術方法和非手術方法[1-3]。在眾多的治療方法中如何選擇瘢痕疙瘩的治療方法?我認為應當從兩個方面考慮,一是根據各種治療方法的適應證和禁忌證、操作風險、療效和并發癥方面考慮選擇,一是從瘢痕疙瘩具體的病情考慮。對于前者,應當區分出瘢痕疙瘩治療的主要方法和輔助方法,對于后者,應當根據瘢痕疙瘩的臨床分類選擇瘢痕疙瘩治療方法。
預防瘢痕疙瘩復發,早期治療瘢痕疙瘩復發,是瘢痕疙瘩治療中必須重視的問題,因為無論采用何種方法,瘢痕疙瘩都可能復發,有時甚至比原來的大,尤其是單純手術后復發率很高,如沒有特殊處理措施,應避免行單純手術治療,只有準備了預防瘢痕復發的措施,如術后即時或早期放射治療、應用5-氟尿嘧啶或絲裂霉素C等化學藥物浸泡沖洗切口等,才考慮手術治療。為此,應當做好與瘢痕疙瘩患者的溝通交流、加強隨訪,實行瘢痕疙瘩防治的動態綜合治療,方能獲得較好效果。
5.轉變傳統觀念,選擇早期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方案治療瘢痕疙瘩
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,因瘢痕疙瘩手術后復發率較高(文獻報道為50% ~100%),且復發后較原來病變范圍更大,生長更快,醫學界不主張對瘢痕疙瘩進行手術治療。這一認識似乎成了“鐵”的規律,很多醫師不敢建議瘢痕疙瘩患者或給患者做手術,甚至定義瘢痕疙瘩患者是瘢痕體質;許多患者也不了解該病的特點,畏懼手術。結果造成了許多瘢痕疙瘩患者失去了早期手術治療機會,造成了后期治療更加困難的局面。
現在的認識是瘢痕疙瘩應當盡早給予手術治療。因為:①從瘢痕疙瘩的臨床特點看,瘢痕疙瘩呈持續性、浸潤性生長,病程長,沒有自行消退現象,越長越大,這個特點決定了瘢痕疙瘩應早期治療;②從瘢痕疙瘩臨床治療現狀來看,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方案治療瘢痕疙瘩,效果是確切的,只有手術治療能最大限度地縮小瘢痕面積,最大程度的滿足患者的治療需求;③大量的事實證明,瘢痕疙瘩如不早期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方法進行治療,將失去最好的治療時機,痛苦將伴隨一生。
6.轉變傳統觀念,接受瘢痕的放射治療
為減少放療副作用的發生,應注意以下事項:①盡量避免深部組織及非病變部位的照射;②嚴格掌握劑量,特別是單次劑量,盡可能采用小劑量、長療程的方案;③頭面部、軀干和近脊柱等部位選用穿透力弱的β射線;④眼瞼和眼周放療時,應特別注意對眼的保護;⑤肛門、會陰、陰囊、陰莖等部位放療時,特別是對兒童及生殖年齡的男性,應特別注意保護睪丸;⑥兒童患者,應有選擇的使用,注意照射部位的選擇、減少照射劑量和深度,如在兒童時期,胸腺、乳腺及甲狀腺部位應避免應用;⑦對范圍大或不在一個平面上的皮損進行分野照射時,應使照射野內的X線量分布均勻,并注意避免重疊照射;⑧在放射治療期間及照射后的3個月內,應避免各種物理因子(如日曬、熱水燙洗)和化學因子(如藥物中的煤焦油、水楊酸、碘酊等)的刺激。
7.不能泛用“瘢痕體質”的概念
瘢痕疙瘩常呈家族性多發傾向,同一個人在不同部位、不同時期發生的瘢痕均是瘢痕疙瘩,這說明瘢痕疙瘩的發生可能與個體體質有關。這個個體體質被稱為瘢痕體質。通常認為瘢痕體質具有以下特點[1,2]:①家族中有多個患者,具有遺傳傾向;②每個患者身體的不同部位、不同時期的受到不同原因的損傷均可出現瘢痕瘤樣增生,那怕是不經意的輕微損傷。因此,瘢痕疙瘩與瘢痕體質的關系是:瘢痕體質患者受傷后一定會發生瘢痕疙瘩,瘢痕疙瘩患者不一定是瘢痕體質,不能當患者一有瘢痕疙瘩就定義患者為瘢痕體質。
從我20余年的臨床經驗來看,如果按照這2個條件來判斷患者是否為瘢痕體質的話,到目前為止,在我的實踐中幾乎沒有見到瘢痕體質的患者,說明真正的瘢痕體質的患者是非常罕見的。如同一個患者同一個部位或不同部位,傷后有的部位會長出瘢痕疙瘩來,有的部位瘢痕不明顯;統一部位的切口,切口不同部分術后發生瘢痕的情況明顯不同;同一個部位的瘢痕疙瘩對統一方法治療的反應也不相同,有的好轉消退,有的卻繼續長大;同一部位受到損傷后,不同時期發生瘢痕的情況不同;同樣方法、同時進行的扎耳孔,一側長瘢痕疙瘩,而另外一側沒有長瘢痕疙瘩等,我認為這些不是瘢痕體質的問題,而是與受傷或治療時機體的全身和局部內環境情況密切相關,不能用“瘢痕體質”來解釋。強烈的建議大家,不能泛用“瘢痕體質”的概念,讓患者終生背上“瘢痕體質”的帽子而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。
8.細致溝通,醫患配合,定期復診,動態綜合治療
除了消除手術后感染和復發的風險外,SRT-100還為患者和醫生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療選擇等多種優勢,包括: